NEWS
时间:2019-09-04 09:08:18 来源: 作者:
“如今每天从家里到茶场去上班,步行也就不到10分钟。正是采茶季,订单也多,厂子里正是忙的时候,大家伙儿干活儿都可带劲了。工作就在家门口,工资挣得也不赖,咱村里人的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了。”8月26日,夏县厚民茶场有限公司培养的第一代本地炒茶工老邢对记者说。
老邢名叫邢文学,夏县泗交镇大涧口村人。昔日封闭的大山,晚上无尽的黑暗,挡住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两度离开大山外出打工,2012年年底,山村电力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百姓生活打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也将常年在外打工的老邢引回了家乡。
村民秦忠良问:“老邢,现在还想不想到山外面去?”
“嘁!我才不想哩,山里山外都一样。城里人用的冰箱、彩电、洗衣机,咱也随便用。我现在炒茶炒得越来越好,厂里又和咱合作搞农家乐,只要好好干,村里的光景要一年好过一年了!”
上世纪70年代,山西实现了“县县通电”,此处有了第一个水力发电站——祁家河水电站,方圆700平方公里开启了电力自供岁月。1984年,大涧口村通电。那年,12岁的邢文学满心欢喜地看着明晃晃的灯泡,以为再也不用在昏暗的油灯下读书吃饭摸黑度日了。没想到,那时的电来来去去,让人捉摸不定。即使有电,爹娘也还是“钟情”那盏油灯,一开电灯就心疼个半死:“咱庄户人家,哪能用得起这电?”
面对沉寂的大山和黑漆漆的夜晚,1990年,18岁的小邢迫不及待地离开了生养他的那个“山窝窝”,追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去了。19年过去了,他到过许多城市,干过许多个工种,饱尝风霜,小邢也渐渐变成了老邢。
2009年,村子里兴办起茶场,茶场负责人向走南闯北的老邢伸出了橄榄枝。怀着对“大网电”的憧憬,老邢返回了家乡。
3年后,最初试种的茶树开始产茶了,然而“大网电”却没有如约而至。茶场里几个师傅汗流浃背,日夜守候在柴火旁手工炒茶,厂子收益有限。老邢再次离开家乡,踏上了去北京打工的旅途……
2012年12月28日,正在宿舍里和工友看电视的老邢再次接到茶场负责人的电话:“老邢,村里通上‘大网电’了,电价和城里一模一样!茶场也上了生产流水线,你回来不?”
老邢一下子像吃了定心丸,“回!回!我这就辞职买票去!”他连声应道。到了村口,远远就看到家家户户透出的灯光,沿途的路灯点亮了回家的路,老邢的眼睛有些湿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祁家河水电站到泗交镇供电所,电工藏宝华见证了一代代电力人的奋力拼搏和大涧口村村域电网的变迁。
2012年年底,祁家河水电站自供区并入国网山西电力公司经营区域。
2014年,山西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
2017年9月,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攻坚战圆满完成。大涧口村历经两次变压器增容和农网升级改造,电力供应充足,电压稳定,用电量较2012年增长了近12倍。居民和企业用电也越来越便宜了。
时间流转,茶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茶场管理和服务,像老邢这样的技术人员,两口子都在厂里工作,家庭年收入能突破10万元。
茶场生产的“厚民晋茶”因品质高、无公害、无污染成为“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茶产业发展迅速,村民们积极投身发展乡村旅游,成为远近闻名的“山西省旅游示范村”。
国网山西电力公司营销部主任郭贺宏介绍,近年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全省农村电力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省农村户均配变容量2.27千伏安,供电可靠率99.81%,电压合格率99.981%,提前达到“十三五”目标。国网山西电力系统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三省、三零”服务,企业平均办电时间压缩至42个工作日,提前实现国网年度目标。我省连续两年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每年减少用户电费支出26亿元。电力系统连续4年集中开展“问需求、送服务、促发展”大走访活动,服务满意度大幅提升。
电力服务不断提速增质,山村幸福生活正在延续。